“余华小的时候,我抱过他的”



原题:莫道桑榆晚


文/王晓蓉


有天吃晚饭的时候,我问妈妈:余华你晓得吗?她迷惑地摇头,问余华是谁呀。我说,他是很有名很有名的作家,就是华医师的小儿子呀。妈妈恍然大悟:哦晓得了,他小的时候,我抱过他的。

妈妈小时候家里穷,十一二岁就去给人做小保姆,补贴家用。她回忆说,她到余华家做保姆,主要是帮忙带余华的哥哥。那时余华的哥哥才四五岁,余华则刚出生没多久,余华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她也会帮忙抱一下余华。妈妈的小保姆生涯里,还带过一位本地的知名人士。所以我觉得有点神奇,看,她曾经离名人这么近过。但她不知道也不在意,那些小孩成名,做官,都和她没有关系,她自过着她的家常日子。

听说杨家弄今天开始拆了,吃完晚饭,我们一起去看余华旧居。在杨家弄84号门外,她指着二楼的窗户说,喏,进门就是楼梯呀,走上去就是他们家,看,这就是以前他们家的窗子。呵,这就是余华描述过的,小时候他和哥哥趴在那里望田野的窗。我仔细地望着破落的窗户,妈妈兀自在回忆,然后她又笑起来。我想,如果现在的生活是甜的,那回忆则会显得不那么苦难。

小时候妈妈家里穷,兄弟姐妹多。当时外婆不顾外公反对,倔强地抛下全家,到外地工作了两年。年幼的妈妈每天早上不得不带四个弟妹起床,喂好早饭才能上学,所以经常迟到、罚站。次数一多,自尊心很强的妈妈再也不愿意上学,因此失学。

工作以后,妈妈十分后悔。书到用时方恨少,她说她吃够了没文化的苦,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我还没上幼儿园,她就教我读儿歌。妈妈素来软和可亲,但亲戚间都知道她对我学习有近乎执着的严厉。后来我大学毕业,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我妈妈的心态特别好。她50岁退休,帮我带大孩子。我爸怂恿她出去发挥余热,她和我说,不干!她说她就喜欢在家里,做做家务很安心。我看她忙忙碌碌,买菜烧饭洗衣,照顾一下奶奶和外婆,接孩子放学,忙个不停。闲下来的时候,她打着毛衣,看看电视,或者低头莳花,闲闲地听着收音机,阳光照进来,落在地板上,安宁清静。

那年爸爸猝逝,春节的时候,家里所有的花都因为无心照顾全死了。我真的很害怕,第二年春天,我去买了两盆花,交给妈妈说,这是两盆会开得很漂亮的花。妈妈一贯是坚强的,她努力配合我们,冬天,一盆蟹爪兰,一盆长寿,花真的开了,鲜艳夺目。舅舅来帮我们把房子重新装修了一遍,家具换成浅色,采光南北通透,地板是红色。阴霾渐渐散了,时间是愈合创口的良药。

谢这个电子时代。妈妈拥有了手机,会拍照、拍视频了,还会微信视频聊天,抢红包也很利索,自己琢磨着发朋友圈,给外孙发发红包,有时抱着IPAD连看数集韩剧,近来还会在手机上看小说、听小说。换了新手机她会殷殷嘱托:今日头条、美图秀秀、天气通一定要给我装上去啊。从APP上抬头,她说,咦时间过得好快。我今天微信步数1万了!

她拉着我散步,我带她去逛书店,其实我初衷是想找个有空调的地方,坐一坐。我坐下来玩手机,她在旁边翻书,翻小学生字帖,翻了好一会。我说怎么了你想写字吗?她说是啊,没事写写字也可以啊。哦我说我有字帖明天给你拿来。她说好的,临走前又忍不住去翻了翻。妈妈的字歪歪扭扭,看《今日头条》的时候,她说有些字不认识,连猜带蒙又识了不少字。她坐在书店里和我说,书店真好,停了下说,图书馆也很好的。70岁了,还想写字还愿意看小说,我真的为我妈妈骄傲。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就是这样吧。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和平路口”,文章曾刊发于《嘉兴日报》“绮园”副刊,编辑周伟达)


网站编辑:孙伟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