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研究的又一部力作:周伟达《余华与海盐》推介

余华研究的又一部力作:周伟达《余华与海盐》推介


原题:那个年轻人出现了!写了一本书应答余华多年前的预想

分享会活动现场


1994年5月,作家余华在散文《最初的岁月》里,写了一个有趣的细节:上世纪八十年代,他去杭州参加一个文学笔会,去看望黄源,两人聊得很高兴,但黄源问余华家住在海盐什么地方时,却怎么也说不明白。两人对话很久,还是没有找到一个双方都知道的地名……“我在想,再过四十年,如果有一个从海盐来的年轻人,和我坐在一起谈论海盐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不到四十年,这个年轻人就出现了,只是,他用一本《余华与海盐》的书,应答了余华这个多年前的预想。这个年轻人,叫周伟达。


2020年10月11日下午,海盐张元济图书馆涉园菊品斋,近70位作家和文友齐聚一堂,参加嘉兴市作家协会和海盐县文联为《余华与海盐》举行的新书首发暨分享会。海盐县作家协会主席吴松良主持会议,《余华与海盐》一书作者周伟达用“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的概括,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嘉兴和金华等地的作家、学者分享了各自的心得和观点。

吴松良主持分享会


“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新书的出版,像一份独特的生日礼物,成为周伟达“三十而立”的一个时间坐标,也为他竖立了多年来阅读和研究余华的第一个纪念碑。

2010年12月21日,温州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学生周伟达下单了一批新书。因为同乡与校友的那份亲切,20岁的他购买了《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世事如烟》《战栗》《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没有一条道路是重复的》等一大批余华的作品,开始阅读。

那段日子,周伟达常利用业余时间坐一个小时公交车去做兼职家教。去程是白天,公交车也有空位,他在座位上开始阅读余华。晚上回校,灯光昏暗,车又拥挤,无法看书,就回想书中的情节。他读着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对开篇的段落很有共鸣,这部分叙述与二十岁坐公交车在一个异乡城市家教的我有某种程度的相像。”


周伟达分享心得

作为海盐读者,周伟达常常在余华的作品中捕捉到“海盐的影子”:《在细雨中呼喊》中孙光林去往的孙荡(即沈荡),《许三观卖血记》中的“五星桥”、“天宁寺”,《西北风呼啸的中午》中的“虹桥新村26号3室”,《死亡叙述》中的“千亩荡六十公里”,《我胆小如鼠》中的“向阳桥”……都是海盐至今仍在使用的地名。

在感动与惊讶之间,周伟达反复读余华,不仅读他的作品,也关注他的演讲、访谈以及相关新闻,还常常听爱好文学的海盐前辈说起余华。在大学去做家教的公交车上,在无数个研读余华作品的夜里,在洋洋洒洒的论文撰写中……阅读余华,成为一段“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

既是研读余华近十年的读者,也是地方报社的记者和编辑,与余华有过多次面对面的交流,细心耕耘的周伟达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相关文字和图文资料,决意梳理出版《余华与海盐》一书。

2019年,《余华与海盐》被列为海盐县文化精品工程重点项目,2020年8月,这本记录余华在海盐的成长故事、余华作品与海盐之关系的图书正式出版。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孙良好评价此书:“看似寻常的本土性价值不可替代。”


分享会声音选录


嘉兴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副总、嘉兴市作家协会主席杨自强

杨自强笑谈周伟达新作

首先祝贺伟达出了一本好书。他还这样年轻,就有这样的成就。我们是同事,也是文友,我是看着他成长的。他成长得这么快,一方面是因为他自身的努力,目标很明确,喜欢和优秀的人交流,看到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愿意去学习。年轻人有这样一股劲,十年如一日,对余华的真挚的热爱,加上自己的天分。另外一方面,也是在座各位的关心。海盐的文风很盛,海盐的各级领导对文学也特别支持,为海盐营造了很好的文学创作环境,所以不断会有人才冒出来。

余华像一座富矿,值得不断挖掘,他是世界级的,但又是海盐的,带了很多海盐的元素。海盐的人文对余华的成长影响很大,海盐的活动,余华都乐意参加,他对海盐感情很深。余华的这张名片要做好,周伟达的这本书,是本土作者对他的研究。

有人说,作家的写作到最后会回到故乡,童年和少年会影响作家一辈子。伟达这本书的视角是很好的。伟达对余华的研究可以达到:同情之理解,理解之同情。伟达生长在海盐,对海盐的风土人情很了解,在感情上有“同情”,对余华作品的理解,会比别人更深。对余华的研究,伟达要坚持下去,下一步可以从余华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海盐的联系、和海盐的风土人情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入手,往深挖掘下去,研究就会更有深度,也更独特。

海盐县文联主席林周良

林周良点评海盐和余华

海盐对外打的三张当代名片是:秦山核电、步鑫生、余华。这三张名片似乎从三个方面说明了海盐的特点:高科技的核电说明千年古县海盐总是与时俱进,充满活力;步鑫生一把剪刀剪开了城镇工业企业的改革序幕,昭示了海盐人一直以来敢为天下先的性格;作家余华的诞生告诉世人,海盐一直以来钟灵毓秀、人文荟萃。

海盐地方虽小,但各区民风迥异,谋生手段也各有不同,我想这为余华作品人物的多样性提供了素材。余华作品中的人物就像是我的邻居、朋友、亲戚。一方水土其实也养育一方的文学,余华自己也说过“我一写作就回到了海盐”。

伟达对余华的研究近乎痴迷,只要有关余华的事他都会如获至宝地记下来,而且很较真,甚至有人讲到余华小时候的顽皮时,他会义正辞严地予以质疑,把他了解到的版本说一说,以正视听。

这本《余华与海盐》不是高深的学术论著,也不是玄之又玄的文学评论,但忠实地记录了余华在海盐的一些事,余华迷们难得一见,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些参考。

嘉兴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薛荣

image.png薛荣说这本书近乎纸上的“文学现场”

十多年前,文学评论家洪治纲写《余华评传》,我陪同采访,当时就觉得应该有人来写一本专著,好好挖掘余华小说中的海盐元素,此次读周伟达的这本《余华与海盐》,觉得当年的心愿实现了。

从余华在海盐的成长经历,包括居住地、学校、工作单位等现实节点出发,到余华的作品中去寻找“海盐元素”;从余华的文本作品中的地名、情节出发,在真实的海盐县城乡寻找“客观对应物”,这是作者写作本书的主要路径,相关的内容写得非常“细”、非常“密”,这得益于作者的写作才能和本地身份,以及记者职业的敏锐,当然最主要的,是得益于对余华作品的热爱。

当前,文学向社会敞亮的通道之一,就是“还原文学现场”。央视不久前播出的《文学的故乡》,这些是屏幕上的纪录片,而周伟达的《余华与海盐》,也近于呈现在纸上的文学纪录片,帮助我们更好地去阅读余华,体会文学,从而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浙江师范大学文学博士孙伟民


孙伟民对比了自己和周伟达对余华研究的不同之处

伟达的这本书,史料性与阅读性并重。伟达身为海盐人,又是嘉兴日报的记者,他做余华的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写这本书,他采访了很多人,获得了很多宝贵的一手资料。他也非常注重对方志的使用,从他的书中我们能够看到他所使用的资料非常丰富,有口述,有方志,也有自己的实地调查。我在伟达的书里看到了很多我在之前没有看到过的材料,这些材料深化了我对余华的理解。另外,他的文字很放松,没有难懂的理论,注定很受欢迎。

这本书还有一个价值是,小问题和大意识并重。这是我读完伟达这本书后的强烈感觉。伟达所关注的问题,很多在别人看来是小问题。比如,余华在海盐生活过哪几个地方,余华与杨家弄、新华书店、海盐县文化馆等地方和单位的关系等。这些看似是小问题,但为研究者深化对余华作品的理解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材料。


海盐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平


李平在手机里写了讲话的草稿

伟达是一个专心的人。从痴迷余华的作品,到实地踏访余华作品的出现的地名,然后是记下几年与余华交往过程中有趣味的点点滴滴,都变成了他笔下优美的文字,在众多余华作品的研究和评论中,伟达的这本《余华与海盐》,视角很新,满足了当下许多余华迷们的好奇心。

伟达的写作出手特别快,作为记者,他曾负责我们海盐很多条线上的报道,基本上采访一结束,报道也已成形了。他还为海盐的影迷们奉献了许多精彩的影评。他对海盐的文学、绘画、书法等领域的本土知名人士,也作过许多专访,有些还是深度跟踪报道,通过《嘉兴日报》和他自己的公众号“和平路口”发布,为海盐老百姓喜闻乐见,粉丝也特别多,也为人文海盐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他是一个有情怀的人。文笔可以练,知识可以储备,唯独这颗心不是谁都可以有的,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比常人敏感,又善于发现和表达,所以伟达是天生从事写作的料。

周伟达向海盐县档案馆、张元济图书馆、海盐高级中学、海盐县官堂小学赠书



分享会结束后,部分与会文友的合影










来源:读嘉新闻文字记者:沈爱君 摄影: 姜兴旺 苗永 编辑:沈爱君 责编:沈秀红

整理上传:孙伟民